<td id="p4uqj"></td>

    <pre id="p4uqj"><label id="p4uqj"><menu id="p4uqj"></menu></label></pre>

    <pre id="p4uqj"></pre> <td id="p4uqj"><ruby id="p4uqj"></ruby></td>

          <p id="p4uqj"><strong id="p4uqj"><small id="p4uqj"></small></strong></p>
          首頁 > 新聞中心 > 重要公告

          云南祥云飛龍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土壤環境自行監測方案

          云南祥云飛龍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土壤環境自行監測方案

           

           

           

          二零一八年十月

           

           

           


          云南祥云飛龍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土壤環境自行監測方案

          總則

          1.1  編制目的

          為貫徹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壤污染防治責任書》的要求,切實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規范和指導企業開展土壤環境自行監測工作,特制訂《云南祥云飛龍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土壤環境自行監測技術方案》。

          1.2  適用范圍

          本方案提出了企業進行土壤環境自行監測的一般要求,適用于指導企業自行或委托第三方開展土壤環境監測工作。

           

          1.3  編制依據

          本方案內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條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 14848    地下水質量標準

          GB/T 4754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

          HJ/ 68.        污染場地術語

          HJ/ 25.2       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

          HJ/ 25.3       污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導則

          HJ/T 164.      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HJ/T 166.      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1.4  一般要求

          企業根據本方案,自行或委托第三方開展土壤環境監測工作,識別本企業存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隱患的區域或設施并確定其對應的特征污染物,制定自行監測方案、建設并維護監測設施、記錄和保存監測數據、編制年度監測報告并依法向社會公開監測信息。自行監測方案

          2.1  土壤監測

          2.1.1 點位數量

          每個重點區域周邊布設4個及以上土壤采樣點。采樣點具體數量根據待監測區域大小等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2.1.2 點位位置

          采樣點在不影響企業正常生產且不造成安全隱患與二次污染的情況下盡可能接近污染源。土壤監測點布設見圖2-1。

          土壤采樣點0720


          2-1土壤監測點布設圖

          2.1.3 采樣深度

          土壤監測應以監測區域內表層土壤(0.2m處)為重點采樣層,開展采樣工作。

          2.1.4監測項目

          序號

          監測指標

          監測方法

          執行標準

          限值

          監測頻次

          1

          pH

          土壤 pH的測定 玻璃電極法 NY/T 1377-2007

          GB   15618-2017《土壤環境質量標準》

          二級標準限值

          每半年監測1次,每次采1組表層(0-500px)樣品。

          2

          土壤質量 銅、鋅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7138-1997

          3

          土壤質量  鉛、鎘的測定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 GB/T17141-1997

          4

          土壤質量 銅、鋅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7138-1997

          5

          土壤質量 總汞、總砷、總鉛的測定  原子熒光法 第2部分土壤中總砷的測定   GB/T22105.2-2008

          6

          土壤質量 總汞、總砷、總鉛的測定  原子熒光法 第1部分土壤中總汞的測定   GB/T22105.1-2008

          7

          土壤質量 鎳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39-1997

          8

          土壤質量  鉛、鎘的測定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1-1997

          9

          總鉻

          土壤 總鉻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491-2009

          2.2  地下水監測

          2.2.1點位數量

          根據廠區周圍地下水流向,在廠區下游及各風險污染源位置處共布設4口長期觀測井。

          2.2.2點位位置

          根據本區水文地質資料,該地區為地下水弱富水區,為基本不含水層。場地地表水補給主要為大氣降水,地下水補給主要靠大氣降水滲入和地表徑流過程滲入補給,且地下水主要為上層滯水。附近地表水主要為廠區南側的渾水海水庫,包括工業園區70m3蓄水池,其表部和淺部存在粘土、粉質粘土層及風化泥巖、粉砂巖互層,具有一定的隔水作用,該水庫地表水與地下水水力聯系較弱,地下水與渾水海水庫只能形成一種較弱的相互補給的關系。雨季時主要為上層滯水補給渾水海水庫;旱季時主要為渾水海水庫補給上層滯水;渾水海水庫與上層滯水的相互補給關系較弱。

          廠區處于分水嶺附近,地下水與地表水分水嶺基本一致。地下水流向基本與地形坡度相符合。然而由于本區特殊的水文地質條件,在一般情況下,廠區地下水為上層滯水,不能形成有效的連續潛水面,而在地下水豐水季時,由于地下水補給量增大,有可能形成暫時性的連續的潛水面,并緩慢的由高處往低處徑流,地下水流向見圖2-2。

          對于北部水文地質單元(Ⅰ),地下水接受大氣降水及地表徑流補給,隨地形坡度沿溝谷徑流,向杜家箐方向徑流排泄。

          對于南部水文地質單元(Ⅱ),地下水接受大氣降水及地表徑流補給,由于地勢起伏不平,緊挨廠區的南側地勢較高,廠區地下水先匯往低處的渾水海水庫附近,再往南側的平原區徑流排泄;由于李子園渣庫東南側地勢較高,李子園渣庫附近地下水一部分隨主廠區地下水流向渾水海水庫并往南排泄,一部分直接向東南側的低處排泄,在銀牌莊附近改變方向往南流向平原區。另外,項目廠區東南側緊鄰渾水海水庫,水庫補給主要靠大氣降水補給、地下水排泄補給以及該水庫南西側小官村水庫的放水注入補給。渾水海水庫沿岸巖土均為弱透水層,具有一定的阻滯、隔水作用,故渾水海水庫與項目廠區地下水相互補給關系較弱。渾水海水庫位于低處,在雨季時期,廠區地表水和地下水較為豐富,會補給水庫;旱季時期,地下水貧乏,渾水海水庫水將補給水庫附近的包氣帶并形成透鏡體狀的上層滯水??傮w來說,本區地下水的補、徑、排水力聯系較弱。

          綜上,根據廠區周圍地下水流向,在廠區下游及各風險污染源位置處共布設4口長期觀測井,地下水動態監測點布設圖見圖2-3。

           

          2-2重點區域地下水流向圖7

          2-3地下水動態監測點布設圖

          2.2.3地下水動態監測

          企業組織專業人員定期對地下水水質進行監測,以掌握廠區及周圍地下水水質的動態變化,為及時應對地下水污染提供依據,確保建設項目的生產運行不會影響周圍地下水環境,因此在廠區下游及各風險污染源處設置多口長期觀測井對地下水水質進行監測,具體監測方案如下:

          1)監測點布設

          根據廠區周圍地下水流向,在廠區下游及各風險污染源位置處共布設4口長期觀測井。

          2-1  廠區地下水動態監測點分布

          編號

          位置

          方位及距離

          作用

          監測層位

          D1

          李子園渣庫下游(現有點)

          東側,距離渣場30m左右

          監測風險污染源處的水質動態,同時在必要時,用作應急抽水井

          監測泥巖、粉砂巖裂隙水

          D2

          李子園渣庫下游

          東南側,距離渣場10m左右

          D3

          生產廢水處理站下游(現有點)

          南側,距離廢水處理站100m左右

          D4

          70m3蓄水池下游(現有點)

          東南側,距離蓄水池50m左右

           

          2)監測項目

          序號

          監測指標

          監測方法

          執行標準

          限值

          監測頻次

          1

          pH

          水質 pH值的測定 玻璃電極法GB6920-86

          GB/T 14848-2017 地下水質量標準》三類

          6.5-8.5無量綱

          每月監測1次,每次采1組水樣

          2

          水質  銅、鉛、鋅、鎘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7475-87

          1.0mg/L

          3

          水質 鉛的測定 石墨爐原子吸收法《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02年)

          0.01mg/L

          4

          水質  銅、鉛、鋅、鎘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7475-87

          1.0mg/L

          5

          水質 砷、汞、硒、銻、鉍的測定 原子熒光光度法 HJ694-2014

          0.01mg/L

          6

          水質 砷、汞、硒、銻、鉍的測定 原子熒光光度法 HJ694-2014

          0.001mg/L

          7

          水質  鐵、錳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11911-89

          0.3 mg/L

          8

          水質  鐵、錳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11911-89

          0.1mg/L

          9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02年)

          0.005mg/L

          10

          六價鉻

          水質 六價鉻的測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7467-87

          0.05mg/L

          11

          氨氮

          水質 氨氮的測定 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 HJ535-2009

          0.50mg/L

           

           

          3)將每次的監測數據及時進行統計、整理,并將每次的監測結果與相關標準及歷史監測結果進行比較,以分析地下水水質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確保廠區周圍及下游地下水環境的安全。

           2.2.4地下水監測管理

          為保證地下水監測有效、有序管理,須制定相關規定、明確職責,采取以下管理措施和技術措施。

          1)管理措施

          a.防止地下水污染管理的職責屬于環境保護管理部門的職責之一。環境保護管理部門指派專人負責防止地下水污染管理工作。

          b.環境保護管理部門應配備專業人員或委托具有監測資質的單位負責地下水監測工作,按要求及時分析整理原始資料、監測報告的編寫工作。

          c.建立地下水監測數據信息管理系統,與環境管理系統相聯系。

          2)技術措施

          a.按照《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4-2004)要求,及時上報監測數據和有關表格。

          b.在日常例行監測中,一旦發現地下水水質監測數據異常,應盡快核查數據,確保數據的正確性。并將核查過的監測數據通告安全環保部門,由專人負責對數據進行分析、核實,并密切關注生產設施的運行情況,為防止地下水污染采取措施提供正確的依據。

          應采取的措施為:了解全廠區地下水是否出現異常情況;加大監測密度,如監測頻率由每月(季)一次臨時加密為每天一次或更多,連續多天,分析變化動向。

          c.周期性地編寫地下水動態監測報告。

          d.每天對廠區各車間設施及調節池等處進行巡查,并定期進行安全檢查。

           

          2.3質量控制措施:

          (1)、委托具有CMA資質證書及云南省社會環境監測機構資格認定證書第三方機構進行監測。

          (2)、采樣人員、分析人員持有上崗證,土壤采樣按《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執行,水質采樣嚴格執行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4-2004)要求。

          3)監測分析方法采用現行有效的國家標準分析方法。

          4)水樣的采集、運輸、保存、實驗室分析和數據計算的全過程均按《環境水質監測質量保證手冊》(第四版)的要求進行,選擇的方法檢出限滿足標準限值判定要求。采樣過程中采集不少于10%現場平行樣;實驗室分析過程采取不少于10%平行雙樣測定、10%加標回收率測定等質控措施,實驗室平行樣、加標回收樣測定結果均須滿足相應監測方法控制范圍要求。

          5)監測儀器經計量部門定期檢定或校準,均處于有效期內。

          7)監測數據嚴格實行三級審核制度。

           


          點擊量:

             

          此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獲取 Adobe Flash Player

            云南祥云飛龍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經過多年的研究與探索,已發展成為一家利用自有研發國際領先技術,以二次物料作為主要生產原料,以0#鋅、精鉛以及銦、銀、金、銅等金屬為主要產品,以資源的高效清潔利用和循環經濟為核心的具有較強發展優勢的再生資源綜合回收利用企業。...

          在线成 人 影 片免费观看网站

            <td id="p4uqj"></td>

            <pre id="p4uqj"><label id="p4uqj"><menu id="p4uqj"></menu></label></pre>

            <pre id="p4uqj"></pre> <td id="p4uqj"><ruby id="p4uqj"></ruby></td>

                  <p id="p4uqj"><strong id="p4uqj"><small id="p4uqj"></small></strong></p>